四季優(yōu)美:今夕至味是團圓
發(fā)布時間:2023-01-16 01:39
時至除夕,萬家燈火。奔波的你我,終于可以卸下一年的風塵,不辭千里萬里,去奔赴一場跨越了時空的約定。廣袤的神州大地,再次呈現(xiàn)出一種溫暖的默契,不約而同地開啟了祝福的時刻,齊奏以回家團圓為主題的歡快樂章。
“回家!”這是每一個中國人內心最強烈的召喚。家,是牽掛,也是信仰,回家過年,更是深刻在骨子里的濃濃鄉(xiāng)愁。游子歸心似箭,步履匆匆;家人切切期盼,倚門而望——這,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一道風景。遙想1000多年前的詩人王灣,身在旅途,心牽家鄉(xiāng),也許是記憶中家鄉(xiāng)過年的熱鬧場景惹得他心緒難平,便將愁思寄托在詩中,“海日生殘夜,江春入舊年。鄉(xiāng)書何處達?歸雁洛陽邊”,句句打動人心;在外宦游幾十年的唐朝詩人戴叔倫,晚年回歸故里,卻未能于除夕前及時趕到,只能憾宿逆旅:“旅館誰相問,寒燈獨可親。一年將盡夜,萬里未歸人”;素以俠骨柔情著稱的納蘭性德寫“風一更,雪一更,聒碎鄉(xiāng)心夢不成,故園無此聲”,濃厚的鄉(xiāng)土情懷,強烈的團圓心愿,更是顯見于這些平仄頓挫的方塊字。
特殊的三年,很多人放緩了團圓的腳步,擱置了回家的計劃。得益于現(xiàn)代通訊技術的發(fā)達,一聲“您還好嗎?”,可以跨山越海即時抵達,卻總讓人覺得言不盡意。雖說“云拜年”“云聚會”亦可寄托鄉(xiāng)愁,但現(xiàn)實的距離卻無法掩蓋那深深的遺憾。多少游子與家鄉(xiāng)天各一方,多少年邁的雙親望穿秋水,多少孩子在午夜夢回中輕聲念叨著日思夜想的父母......經(jīng)過了三年等待,“相聚會有時”的愿景正成為現(xiàn)實,市井街巷的年味兒也比往年更要濃上幾分。這累積了一千多日的相思、期盼、等待,都將變成闔家團圓的喜悅和美好,如和煦春風,醉人心脾。
確實,所有的風雨勞頓,仿佛都會被歲末這一場團圓所化解。隨意點開朋友圈,天南海北的年俗場景躍入眼簾,家人團聚的溫馨美好撩動心弦,情真意切的新年祝福同“屏”共振......老家的氛圍、兒時的味道、純真的親情,最是治愈人心?;丶覉F圓,就是思念與親情最直白的表達——過年不是最盛大的節(jié)日,你回家才是。
在行囊中裝滿思念和牽掛,讓愛和我們一起回家!當又一個春天帶著嶄新的希望悄然到來,誠摯地祝福您:
闔家常團圓,四季皆優(yōu)美!